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弄潮儿

第23章 。破阵乐附而歌

盛唐弄潮儿 空夜无 5576 2024-11-15 08:33

  见识了一番十二三岁的姑母公主,还有六七八岁的妹妹公主。

  罗喆已经将前面的忘了。

  怀中的小宝宝都不耐烦了,皱着眉吐着泡泡,小身板开始挣扎。

  晃动着身体,罗喆连忙让李承乾给自己找个座位。

  座位早就预留好了,落座之后,拿起汤匙,舀起原汤在唇边感受了下温度。

  将原汤吹凉之后,再送入小宝宝的嘴里。

  好像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奇怪的味道。

  小宝宝吧唧着嘴,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挣脱着襁褓,伸出肥嫩的小手,想要抓住那半空中的美味。

  可是罗喆没有随他的愿,一手就将小宝宝的手给塞了回去。

  但是小宝宝不服气,又将手挣脱出来。

  于是两人就在那边相互较劲。

  等到汤品喝完,小宝宝还是没抓住那半空中的汤匙。

  长孙皇后在另一边见完大礼之后,一来就看到罗喆在给自己的孩子做鬼脸。

  这罗喆以后一定会是个好丈夫。

  不止皇后这么想,任何一个看到罗喆看顾孩子的女子都是如此想到。

  没办法,他太会了!

  待众人行礼之后,长孙皇后打算接过小宝宝,不久后小宝宝就要命名了。

  “雉奴乖,有没有好好听话。”

  走到罗喆身边,将小宝宝接了过来。

  罗喆顿时感觉轻松多了,只是手臂还有些发酸。

  但是小雉奴看到自己的母亲,然后一半的小脸被襁褓遮挡着,看不到罗喆,顿时就急了。

  婴儿一急就脸红,小脸一拉,哇啦一声就哭了出来。

  长孙皇后看着怀中的宝宝,再看看罗喆。

  这才多久,又拐了自己一个孩子了。

  “想让你哲哥儿抱是不是,不认娘亲了是不是。”

  长孙皇后气笑道。

  其他人闻言纷纷莞尔,罗喆好似就有这样一种亲和孩子的能力。

  说完,长孙皇后将宝宝推给罗喆,毕竟这样她也乐得轻松。

  一不留神之间,小宝宝的小肥手就抓住罗喆的脸颊,咯咯直笑。

  罗喆二话不说,就将其塞回去,然后他又挣脱出来,看样子,小宝宝很喜欢这项娱乐。

  不行,得把宝宝给洪水镇了,不然这样下去,自己不得累死。

  从幼儿园进化到托儿所了这是。

  罗喆和宝宝目光对视:“你困了。”

  宝宝用身体语言表示:“不,我不困,我还要玩。”

  呵~

  所幸席间的规矩是食不言,大家都很认真地吃饭。

  罗喆轻轻摇晃着宝宝,嘴里开始哼唱起了歌谣。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随着摇篮曲,身体有规律地晃动,小宝宝顿时不再挣扎,仔细地聆听。

  没过多久,小宝宝就打起了哈欠。

  罗喆再接再厉,如呢喃般的哼唱,似乎是在耳边悄悄诉说着故事。

  周道务坐在另一边,揉着眼睛,也打着哈欠,喃喃道:“以后大兄也要这样哄我睡觉。”

  打哈欠就像会传染,从周道务开始不断有孩子打着哈欠,揉着眼睛,似乎那歌谣就是有着这样的魔力。

  这番模样,让大人们很惊奇,她们纷纷看向那个正摇着双臂,目光看着小宝宝,一脸淡笑着哼唱的少年郎。

  屏风之隔的另一边似乎气氛很是热烈,歌舞伎开始入场,一旁的编钟被敲响。

  迷糊的小宝宝吮吸着自己的大拇指,闭着眼睛,但是小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听见了杂音。

  罗喆开始变换成哼唱,配合着节奏让小宝宝将节奏化成记忆中那位大哥哥熟悉的声音。

  终于睡着了。

  如释重负的罗喆这时抬头看向长孙皇后。

  才发现,大家都没有用餐,而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哄宝宝。

  见罗喆停下之后,长孙皇后忍不住拊掌而击。

  如果说坊间传闻罗喆为妖童,但在长孙皇后眼里,这孩子就如同金童一般。

  孩子的喜爱往往会传染到父母身上。

  掌声的响起并不多见,自古中原以内敛大礼著称,掌声是表达内心欢迎的一种方式。

  再过两年,这位小郎君就是束发之龄了。

  长孙皇后心中流转着哪个女儿适合。

  对的,她已经开始准备将罗喆牢牢抓住,毕竟她太喜欢这个孩子了,怎么看怎么顺眼。

  而自己的女儿看来看去,只有亲女长乐公主和养女豫章公主合适。

  公主年至十二,便可出嫁。

  说到豫章,好像罗氏便是那里的郡望。

  可是养女再怎样也不如自己的亲生女儿。

  一时间,长孙皇后有些犯难了。

  罗喆可读不懂长孙皇后的心路历程,小宝宝已经睡了,也该还给人家了。

  抱着襁褓,躬身行了一礼之后,就将襁褓推回给了长孙皇后。

  这举动惹得长孙氏白眼连连。

  终于甩掉包袱了,罗喆回到座位,拿起筷子准备填一下肚子。

  这时,原本的乐曲停止,一锤鼓声将罗喆吓得一激灵。

  鼓是军乐,怎么会出现在宫廷宴会呢?

  相比于之前糜烂的乐曲,罗喆对这种富有节奏感的伴奏更有兴趣。

  鼓声之后是如同号角一般的长号声。

  罗喆已经习惯,刚要下筷子,却发现捏着筷子的手被人按住。

  抬头看到长孙皇后的白脸带着浓浓的笑意。

  下一刻,他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很显然,小宝宝被吓醒了。

  罗喆捏着筷子不放,苦着脸看着长孙皇后,眼神中充满了求饶。

  如果说开怀玩乐的婴儿是天使,那么哭闹的小孩就是魔鬼,一个将罗喆推向饿肚子的魔鬼。

  长孙皇后笑道:“晚点儿再吃,我会让人给你准备。”

  说着就将怀中的襁褓递给罗喆。

  叹了口气,天下母亲都这样,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也会厌烦孩子哭闹。

  现在好了,有罗喆这个托儿所在,真好。

  无奈,罗喆只能受命。

  抱着小宝宝,捏了下那小巧的鼻子,气道:“就这般胆气,如何成为大丈夫。”

  小宝宝不服,并吐了个泡泡表示抗议。

  好啊,来来来,为小宝宝壮行。

  罗喆起身举起嘤嘤作态的婴儿,踏着步伐旋转。

  高举着襁褓,随着笙声旋转。

  “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唱声在尖锐的笛声之中刺破了梦境。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罗喆带动着宝宝,就像一位将军,腰挎着大刀,而小婴儿就站在他身边,看着漫天的黄沙,下面是孔武的将士,肃穆而庄严。

  方响上铁片敲击的声音如同将士敲击着将士身上的鱼鳞甲。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横笛和筚篥合奏,高扬而悲的声调让人感觉到那漫天的箭雨,将军在草原上驰骋着,被追赶着。

  而罗喆抱着怀中的宝宝突然停顿下来,横抱换成了竖抱。

  将婴儿竖抱着高高举起。

  箜篌筚篥笙,声声合奏,婉转而悠扬。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似乎将军负伤而归,看向眼前年幼的君王,周遭的景色化成了虚无。

  鼓声间隔着,敲击着。

  悲切的筚篥长鸣不止。

  “可怜白发生!”

  似乎伴奏就应该在将军满头白发中独鸣。

  意难平。

  罗喆看着怀中的宝宝,此时他笑得很开心,似乎不断的高举让他很喜欢。

  可是随着伴奏只留下袅袅余音。

  不知不觉中,屏风的另一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而这一边也是如此,从梦回吹角连营的雄壮气魄,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再到最后白发将军破灭的幻想。

  罗喆看到一些后妃正在擦拭眼角。

  而长孙皇后吃惊地看着自己,却无法言语。

  “是谁!”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声音从屏风的一头传出。

  《秦王破阵乐》本是将相讨叛臣,欢庆胜利的乐曲,却被罗喆唱得如此悲壮。

  如果玄武门未变,李世民也能想到,自己的下场或许更到不了那白发生。

  乐伎们手指泛白,他们也不知道,只是随着记忆中的节奏吹弹,但是那唱词之人却硬生生将曲风改变。

  看那宴席之中年过半百的老将就知道,一种奇怪的共鸣让他们感到悲哀。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喊声传出之后,第一时间屏退了后妃和公主。

  罗喆抱着还在傻笑的宝宝,反应过来好像自己又闯祸了。

  少倾,屏风撤下,众人的目光看向罗喆,而罗喆看向李泰,然后其他人也皱着眉看向他。

  李泰突然备受瞩目,连忙摇头,看向罗喆,还不断用手指着这位大兄。

  啧,以后没这个小弟了,连背锅都不愿意。

  目光回到罗喆身上。

  还抱着婴儿的罗喆可不怕,自己怀中可是龙子,什么叫挟天子?这就叫挟天子。

  咯咯笑的小宝宝伸出双手抓住罗喆的手掌。

  罗喆环顾四周,目光很惬意。

  李世民按下情绪,说道:“方才是你在唱词?”

  抱着婴儿,罗喆鞠躬行了一礼后点头说道:“回陛下,正是。”

  “好词,但不合时宜。”李世民摇了摇头,发现刚才自己的情绪波动有些大。

  “将军迟暮本就是天理,既然已得身前身后名,只不过叹息不能再战沙场,壮志凌云之情,何其雄伟。”

  在罗喆的解释之下,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难不成问题出在伴奏上?

  乐伎们在角落之中瑟瑟发抖。

  礼乐,是宴席,也是祭祀,是大礼仪,与其相关可称国事。

  这之中出现差池,可是要杀头的。

  但是《秦王破阵乐》是古曲,所以必不会有差池。

  那么,问题就出在罗喆的词之中了。

  “强词夺理。”

  房玄龄抚须笑着说道。

  “敢问,这词可是出自罗郎之手?”

  闻言,罗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偶然得之,闻鼓声而兴起,就唱了起来。”

  房玄龄点了点头,目前朝中未稳,很多人就是身兼数职。

  他也是如此,暂代礼部,但也协助杜如晦精简官吏,修定律令。

  礼乐这一方面不止自己涉及,像魏徵、虞世南等朝中不少大臣都精通此道。

  “陛下,臣家中孩儿正是始孩之龄,恳请陛下将其养至宫中。”

  一个身穿紫色大袍,头戴武官,腰佩玉,两鬓斑白,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身躯依旧刚毅。

  “秦爱卿,这是为何?”李世民很是吃惊。

  这位老将身经百战,在李渊的时候就已经是上国柱。

  “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

  这是李渊拜将时对其肺腑之言。

  他是秦琼,在投靠李唐之前就已经声名远扬。

  英雄惜英雄,老来得子的他竟然愿意将孩子养在宫中。

  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请求,那么目标就很明确了。

  “回陛下,臣听闻少年英雄事迹,万分欣赏,如若臣之孩儿能伴其左右,那前程可期。”

  秦琼拱手赞叹道。

  是啊,好像很多人都忘了,白衣少年可是为了救同乡孩童,一人直面野猪的少年英雄。

  这份胆识,再加上如今陈家村一个狭乡,在几番运作之下竟然有了富乡的模样。

  只有细致去调查,才知道这个少年是何等的人才。

  坊间的传闻或许对下层有些影响,但现在看看罗喆的怀中,那可是抱着皇子。

  所以在他们眼里,传闻只不过是传闻罢了,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实的。

  罗喆一听到又有人要将孩子送到宫中,而且那始孩之龄一定不是什么大孩子,很可能是三四岁最是闹腾的年龄。

  一下子,罗喆有了一个非常不好的预感。

  你说你一个武将,将自己还在放在宫中不就是质子吗?何必呢?

  可是秦琼带头,让其他人的眼睛放光。

  身为老将更有说服力,人家欣赏罗喆,难不成再让老将可怜白发生?

  这时,欧阳询也站了出来:“陛下,老夫孩儿与秦将军家同龄,愿陛下收留。”

  这下好了,文武双全了。

  “老夫一子,于那国子监,但不学无术,却与罗郎有一面之缘,赞不绝口,恳请陛下收留。”

  杜如晦笑着拜道。

  好家伙,你那孩子十几岁了,还赖上我不成。

  罗喆大致知道,杜如晦口中的儿子就是那平康坊相遇的杜荷。

  “不可如此,那罗喆乃是妖童…”一道不同的声音传出。

  李世民原本的笑容闻之黑了起来。

  这么多大臣的认同,还愿意将孩子送入宫中,这是什么信号?

  就跟罗喆所想的一样,是寄养,也是人质。

  “滚!滚出大殿,革除功名与官身,永不得录用。”

  皇帝的声音带着威严的霸气,也不用多管是谁说的,反正那个人必须滚,没有杀他已经是李世民为了维持自身形象的容忍了。

  孔颖达看向罗喆,眼中看到了一股势正在汇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