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中兴演义

第91章 韩世忠派兵复海州 杨再兴单骑入敌阵

中兴演义 凝云志伟 6460 2024-11-15 09:00

  【韩世忠派兵复海州~杨再兴单骑入敌阵】

  话说至闰六月中旬,岳飞知韩常守颍昌府,乃遣张宪、王俊前军;王万、傅选破敌军;姚政、武纠半数游奕军;董先、秦祐踏白军,合三万余人往攻韩常取颍昌府。岳飞自引徐庆、李健、岳云、杨再兴、王兰、高林、罗彦、姚侑、李德、霍坚、王刚等将攻郾城,半日复郾城。

  且说张宪等将来攻颍昌路上,韩常得报,使王伯龙、马和尚守城,自引万人出城南四十里,安营下寨,以拒岳家军。张宪兵到,直来韩常营外叫骂,又令姚政、董先二将领军袭韩常后营。韩常开营列阵,两阵对圆。

  韩常出马横刀叫道:“韩常在此,岳飞何在?”但见其人:

  脸面上紫皮横生,胸脯中火焰一团。瞪眼时虎豹胆裂,举手间生拿鹰隼。法严好杀,恃勇短谋。斩蛟蟒挥刀断江,狼虎穴纵马踏碎。独眼龙英雄有谁?夏侯元让与韩常。

  张宪举三尖刀,指韩常骂道:“讨汝何劳少保?韩常逆寇,降则便降,如若不降,恐尔等脏血污我刀刃。”

  韩常喝道:“汝是何人?竟敢大言不惭!”

  张宪道:“有眼无珠,不识岳家军中张宪。”

  韩常笑道:“无名匹夫,看汝有何本事?”催马来战。张宪出马相迎。

  二人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输赢。突然金营后大乱,烟火冲天,韩常大惊失色,被张宪一刀砍中披膊,回马便走。张宪随后引大军掩杀。韩常营后火起正是姚政、董先所放,引军攻打,韩常腹背受敌,大败而逃,折兵数千,退二十五里,张宪引四路人马杀到,韩常再败,得王伯龙、马和尚接应,退入颍昌城中。

  时近黄昏,张宪令将士以随身糗粮为食,食罢,连夜攻城。平明,宋军登城,韩常与王伯龙、马和尚引败军出北门,弃城而逃。

  张宪与诸将收兵入城,王万道:“金贼败走,不如趁势追杀。”

  张宪道:“兵法有言:‘穷寇莫追’。我等孤军深入,亦未知祸福,不如一面申闻少保,一面东取陈州淮宁府。”

  张宪留董先、姚政两军守颍昌,自引余下兵将攻陈州,再令人至郾城报知岳飞。岳飞知张宪大胜,遣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引兵北取郑州。

  却说张宪、王万两军方出颍昌,左军统制牛皋引本部亦到,当下军马会齐,同取陈州。于路行军四日,至陈州境上。

  此时兀术已令翟龙与副将裴满镇守陈州;完颜阿鲁补镇守应天府。当下翟龙闻宋军来的迅猛,急令裴满引兵三千,出城交战,两军相遇于城西十五里,正值午牌十分。张宪远见是金军旗号,不由分说,与牛皋等将引军直冲过去,金军大乱,尸横遍野,裴满向州城败走,张宪、牛皋分军追杀,至城外五里,翟龙亲自出城接应裴满,以盾兵在前阻住宋军,列成阵势。

  两军激战正酣时,忽见金军后队里大乱,一将提翟龙之头,纵马自阵中冲出,来到面前,将翟龙首级掷于马下,滚鞍下马,上前施礼。张宪见那人生的虎背熊腰,威风凛凛,问是何人?

  那人答道:“某姓李名靓字彦和,今年三十一岁,吉州龙泉人。得都督张浚提携,使隶淮西总管孙晖戏下,累功授承信郎。”手指翟龙首级道:“此乃陈州守将翟将军,我奉孙总管之令,与其交战数次,皆不得利,今日闻岳家军到,某便趁乱突阵,斩了此人,可就势掩杀过去,陈州可得。”张宪大喜,挥军冲杀,翟将军败军乱走,裴满死于王万刀下,遂得陈州。

  张宪与牛皋、王万同邀李靓入城,李靓辞别而去,半路遇兀术会金兵大至,李靓遂死,此话不提。

  岳飞知张宪已复陈州,遣赵秉渊引军前往镇守,令张宪到郾城相会。

  张宪攻下陈州次日辰时,韩常欲夺回颍昌府,合镇国上将军完颜齐、邪也孛堇七千骑兵,自颍昌府北长葛县而来,董先、姚政急率踏白、游奕两军出城迎战。姚政、董先至颍昌北七里店,与韩常三将兵马猝遇,鏖战至巳时,金军大败而走,被宋军斩杀千人,姚政、董先追杀三十余里,方且收军回城。同日,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并将官杨成,亦引军至郑州北,击败金国万夫长漫独化五千余骑,攻克郑州。

  王贵攻下郑州后,则令郝晸领军攻李成取西京洛阳,自入颍昌驻军,与董先、姚政合兵。郝晸一路击败数千金军游骑,直抵洛阳城下,李成知岳家军来,闻风丧胆,不战而逃。郝晸引军入城,张贴布告,安抚百姓,遂复洛阳。

  岳家军忠义军统领梁兴、赵云等人奉岳飞之令,已渡黄河,会合河北余部忠义兵马,克河东路绛州垣曲县,东至孟州境内,过王屋县而达济源,与金将高太尉血战,从辰至午,杀败金军五千人马。高太尉大怒,再集怀、孟、卫三州万余兵马来战,梁兴率军迎面痛击,从未至酉,高太尉兵马十损七八,引军败逃。梁兴与诸将士亦是人困马乏,不能再战,只得在济源县燕川扎营,歇兵数日,后得河北百姓相助,梁兴率忠义军克绛州翼城、泽州沁水等县,又入怀州、卫州地界,屡破金军。

  是时,资政殿大学士张浚上书言道:“臣切念自群下决回銮之计,国势不振,事机之会,失者再三。向使敌出上策,还梓宫,归两殿,供须一无所请,宗族尽返而南,则我德敌必深,和议不拔,人心懈怠,国势浸微,异时衅端卒发,何以支持?臣知天下非陛下之有矣。今幸上天警悟,敌怀反覆,士气尚可作,人心尚可回。愿因权制变,转祸为福,用天下之英才,据天下之要势,夺敌之心,振我之气,措置一定,大勋可集。”继闻淮上有警,连以边计奏知,又条画海道舟船利害。帝嘉赞张浚之忠,遣中使奖谕。张浚大治海舟至千艘,为直指山东之计,以等朝廷命令。

  半月前,韩世忠遣统制官王胜率背嵬将成闵北伐,引兵至淮阳军南二十里,与金人相遇,水陆转战,掩杀金人入沂水,死者甚众,夺其舟二百艘。如今再令统制王胜、王权与成闵,引兵两千攻海州,守将王山以兵逆战,离城六十里,与官军相遇。

  当下两军相对,王胜居中,左有王权,右有成闵。成闵手拿铜锤指着王山骂道:“韩家军到此,北金猪狗,何不投降!”

  王山回骂:“即便泼韩五亲至,也是有来无回。”乃令副将书橚叫阵。王权直出,与书橚两马相交,双枪并举,斗十合上,书橚被王权戳下马去。

  王山拍马挺枪,直取王权,斗五七合,王权不敌,王胜来助。王山以一敌二,不落下风,约斗二三十合,王权、王胜难搪,退回本军。

  王山勒住马,在阵前笑骂:“什么狗屁韩家军,不过如此。”

  成闵舞动数十斤双锤,飞马径奔王山,王山副将公孝持枪骤马,急出相迎。成闵力斗公孝十七八合,把公孝前心一锤打于马下。王山连折两员副将,大怒不已,握枪直战成闵,两将怒战五十合,王山只扮的抵挡遮拦,回马败逃,成闵、王胜、王权率大军追赶,王山回到城中,紧闭城门,严防死守。

  当夜将及二鼓时分,宋军以舟师泊到城北,鼓吹喧阗,王山惊骇悚惧,而王胜命诸军随地而攻,大火烧其北门,军士周成先杀入城里,正见王山要跳河逃去,周成背后赶来,一刀刺王山腿上,王山疼痛扑倒在地,周成扔了刀,把王山按在地上双手反绑,生擒活捉。城中父老取金帛以犒军,王胜不受。韩家军往返途中秋毫无犯,军之所过,耕夫皆荷锄而观。以夺取海州之功,赵官家亲自召见成闵,赐袍带、锦帛,加赠玉束带,擢升为磁州团练使。王胜、王权亦有封赏。

  秦桧要使诸将班师,先命枢密直学士、知顺昌府陈规易镇淮右,改庐州知州。武泰军节度使、沿淮制置使刘锜兼权知顺昌府。

  赵鼎在泉州,秦桧又让谢祖信论赵鼎曾受张邦昌伪命,遂夺节。御史中丞王次翁论赵鼎治郡废驰,命提举洞霄宫。赵鼎自泉州归,复上书言时政。秦桧只怕他再被朝廷起用,又令王次翁论赵鼎曾受伪命,私吞都督府钱十七万缗,谪官左中大夫、秘书少监,居住兴化军。秦桧党羽,论者不停,移赵鼎漳州,右谏议大夫何铸上书再论赵鼎过错,又贬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

  十余年后,胡铨曾写《哭赵鼎》一诗流传于世。诗曰:

  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公独难。

  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

  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

  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王次翁、何铸屡次弹劾赵鼎,甚得秦桧欢心,擢王次翁为参知政事,何铸为御史中丞。

  河南府兵马钤辖李兴已复汝州,败金人于河清县,复伊阳等八县,金国河南府尹李成弃城遁去。岳飞派遣湖北、京西宣抚使司将官张应、韩清、孟邦杰入西京,与李兴会兵,攻克皇陵所在永安军,孟邦杰杀金国永安知军双虔,其副将杨遇攻克金人南城军。

  李兴既得西京,言于朝廷,乞命帅守,遂就令李兴为右武大夫、忠州团练使、知河南府,仍给真俸,许便宜行事。右承奉郎、知汝州刘全咨为右承事郎。

  河北路卫州岳家军忠义统制赵俊,引兵合忠义统制乔握坚兵马数千人,击败金人于庆源府,复其城,又收复赵州,向岳飞报捷。又有河北义军主将王忠植已复岚州、石州与保德军,等十一军州。

  时东军韩世忠、西军吴璘与金军相持不下,张俊业已班师,而刘锜自顺昌大胜后,秦桧令其回师镇江府,刘锜则使将士家眷与伤卒南撤,自引一万余军马驻守顺昌。

  岳飞见此情形,恐岳家军兵马分散,被金军分化击破,只得将陕、虢两州交付川陕宣抚司胡世将,将蕲、光、黄三州付与淮西宣抚司张俊,令本部兵马悉数收拢于颍昌一带,以备兀术大军,并上书朝廷《乞乘机进兵札子》道: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札子奏:臣比得卫州忠义统制赵俊差人赍到申状,自闰六月二十七日起离本州,于今月初四日到臣军前报,比遣兵过河防,合忠义统制乔握坚等已收复赵州了当。又遣本司统制梁兴、董荣两军过河,河北州县往往自乱,民心皆愿归朝廷,乞遣发大兵前来措置。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衂,其将帅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惟是敌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国必亡之日,若不乗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取进止。

  岳飞再上《乞刘锜依旧屯顺昌札子》,天子连得岳飞两道奏札,乃与秦桧计议。

  秦桧言道:“岳飞居功自傲,可速令其回军,若使其一意孤行,诸将则皆效之,王命为一纸空文矣!”

  天子皱眉思索片刻道:“卿言极当。”遂累降御笔,令岳飞班师。

  岳飞得了班师诏书,与诸将道:“此必秦长脚之谋。我等此时退军,北伐之事,功亏一篑。”遂抗旨,自统背嵬军并半数游奕军,一万五千轻骑驻守郾城,使诸将分道出战,兵势甚锐。

  兀术大惧,引兵从汴京至临颍县,会龙虎大王、盖天大王议道:“余以为诸帅易与,独岳飞不可当,如之奈何?”

  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道:“宋庭诸将,或守或退,唯岳飞孤军深入,又兵马最多,可合重兵,力挫其军。则宋军诸将不敢与太子争锋,此杀鸡儆猴也。”

  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道:“近日得报,岳飞以万余兵马驻军郾城,我等可合大军,直取郾城,诱致其师,并力一战。如擒杀岳飞,其下诸将不攻自破。”

  兀术道:“正合我意。”乃与诸将龙虎大王、盖天大王、韩将军并一万五千铁骑,日夜直奔郾城。又令葛王完颜褎引十万余大军为后继。

  只两日,兀术军马已到郾城县北二十里,已是申牌。岳家军探马直报入城中,岳飞方与诸将在县衙上,指地图议论兵势,忽闻兀术引大军亲到,手捻胡须笑道:“金人伎穷矣。”目顾徐庆问道:“命汝部打造钩镰枪,可曾齐备?”

  徐庆道:“钩镰枪完备十余日,只是金军甚多,恐不足为用。”岳飞又令将镰刀缚于长枪前端,镰刃向里,似钩镰枪之状,号为“麻札刀”,更以提刀、大斧补其不足。

  岳飞唤过长子岳云,令道:“汝速引背嵬、游奕马军为先锋,出城北先战金军,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吾统军随后便到。”赢官人岳云时已二十二岁,生的俊眉朗目,虎背狼腰,身长八尺,力大无穷。将原来四十斤双锤嫌轻,重新打造了两柄,加重到八十斤方住。

  当下岳云应一声:“儿将领命。”拴束整齐,出得县衙,点起军马,提擂鼓瓮金锤,飞身上马,引军出城,来寻金军构兵。

  两军相遇,兀术亦是令子孛迭引骑士为前军,那完颜孛迭与岳云年齿相仿,生的凶恶,身高八尺余,髡发金睛,亦使双金锤,重八十斤。

  完颜孛迭遥见岳云领军而来,见其身后赤色认军旗上,金写十三个大字,问了通事,方知写的是:“武翼郎、左武大夫、背嵬军统制岳。”

  孛迭道:“不须说了,这个小郎必定是岳飞亲眷,我先砸死他,再破郾城擒岳飞。”遂舞动一双八棱紫金锤,飞马向前大叫道:“我乃大金国都元帅之子完颜亨,可敢一决胜负么?”

  岳云大喝道:“你是将死之鬼,有何可惧!”二人将兵马各自收住,纵马抡锤相迎。只见二人,两马盘桓,大战一场: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瓮金锤,酷暑炎天,半空中一双红日;紫金锤,严冬暮雪,东海里两块寒冰。瓮金锤似灯火阑珊龙吐珠,紫金锤如翻江倒海星追月。各为其主真良将,年轻气盛好争强。

  二人大战四十回合,未分胜负。两军主将岳飞、兀术各引军马都到,见两个小将在核心厮杀,都将兵马摆开,南北相望,列成阵势,擂鼓助威。

  岳云与完颜亨再战十合,依旧没个输赢,二人战的正酣时,宋将李山暗箭射中完颜亨手臂,疼痛少力,与岳云四锤硬碰,电光火石,犹如半天里一个响雷。完颜亨虽接的住岳云双锤,却两手虎口震开,不能握锤,将紫金锤挂住,策马望本阵便走。岳云得胜,急领骑兵直贯其阵,往来冲杀,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

  兀术在阵中,见完颜亨已败,令夏金吾接应,使骑兵冲杀。自身在麾盖下与突合速、韩常等,对阵前指指点点,谈笑风生。

  岳家军前,杨再兴看在眼里,恨道:“对面认军旗上写的分明,此獠必是兀术。贼子侵我宋土,害我百姓,杀我父亲,实为可恨!人言:‘擒贼先擒王’,不如拿住他,斩草除根。”便不得岳飞军令,挺丈二银枪,骤雪白马,一人一骑,直冲彼阵。

  兀术正自得意,忽见宋军中一将,独自杀入重围,来势甚猛,径奔自己。杨再兴挺枪直刺兀术,兀术横镋遮拦,搪住铁枪。

  忽见一人,体似黑熊,大叫道:“休伤我主。”正是蒲察世杰,手持金杵,见杨再兴咬牙切齿,大踏步抢上来。杨再兴挥枪去刺,蒲察世杰抡杵拨开枪,飞身撞马。杨再兴被蒲察世杰连人带马一同撞翻,四下金军也团团围裹上来。杨再兴见擒兀术不获,就地上一枪刺中蒲察世杰小腿,世杰倒地。杨再兴趁势提起战马,奋枪突围,左冲右突,杀数百人,身被数十创,飞马出阵,回还本军。蒲察世杰大怒,用布把腿伤裹了,手攥金杵,飞跑杀入宋军,亦斩数百人而回。

  两军鏖战正酣,岳飞望见黄尘蔽天,自以四十骑突战,都训练霍坚急止道:“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

  岳飞道:“我二十年军人,岂是你能知晓的?”乃跃马弯弓,箭射金军。将士见少保佻身飞镞,更是奋力杀敌,金军稍退。

  兀术见岳家军攻势正猛,本军骑兵损失众多,号令铁浮屠与拐子马,迎面冲杀。岳飞见兀术铁浮屠尽出,则戒步卒以钩镰枪、麻札刀、提刀、大斧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铁浮屠、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战至天黑,金军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兀术与韩常诸将急退,岳家军获战马二百有余。金军铁浮屠、拐子马与刘锜、岳飞两战,损失殆尽。兀术大恸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只得大败而走,与三路都统完颜褎,顿兵十二万于临颍。临颍县在郾城之北,颍昌之南,介于二者之间。兀术将人马屯驻于此,意绝岳飞、王贵连兵之患。此为绍兴十年七月初八日事也。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