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刚封狼居胥,又黄袍加身

第69章 盛世

  回爵府后,王善保与焦大皆在等着。

  贾琮让王善保去喊吴泰,连夜驾车送焦大去京营,交给汤成安排。

  吴泰便与焦大去了。

  王善保问:“三爷,府里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就说没见过焦大,有人问起,府里一概不知。”

  次日便是中秋。

  正旦、端午、中秋,为大梁的三大节日。

  中秋向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惯,武安爵府也不例外,早早做了月饼出来,除了常用的莲子、五仁、枣泥、猪油的,还有一个尺长的大月饼。

  加上各式的新鲜瓜果,一早儿就摆在了正堂上,只等天黑。

  中午是满满一桌佳肴,贾琮见人少,便叫茜雪、香菱、晴雯,还有司棋,一边伺候一边上桌吃饭。

  迎春虽感讶异,却不便多说。

  贾琮笑道:“现在就我们兄妹,无须拘礼,外人面前还是要守规矩的。”

  茜雪几人齐声答道:“都知道的。”

  正吃着,贾蓉来了,王善保让他在正堂侯着。

  贾琮仍是慢悠悠吃完饭,才出去见他。

  贾蓉急道:“琮叔,可曾见过焦大?”

  “见过,昨夜去你们府上找过他,问他一些事情。”

  “那他人可在?”

  “在什么?我问完三大营的旧事就走了。”

  贾蓉咬牙切齿:“天杀的老泼皮,竟然把老爷打了,若是琮叔不知道他在哪里,我这就去顺天府衙发海捕文书。”

  “没见过,你父亲伤得很重?”

  “太医还在救,说是不太好。”

  “那你快去拿人吧,我这真不凑巧,昨晚上就见过他。”

  贾蓉虽然怀疑贾琮参与,保不齐就是打他父亲的另一个凶手,可没有证据,他是万万不敢拿这位武安爵爷,只得先回府找老太太商量。

  贾珍抬下来时,裤子都脱了,多半在天香楼上没干好事,可问起来,贾珍偏生吱吱唔唔的没个实话。

  这叫贾蓉如何去衙门报官?

  老太太和西府两个老爷也是叫别报官,先派两府上的家丁自个儿追拿,料焦大一个糟老头子能跑多远。

  因着这件事,两府之人都没有心思过中秋节。

  唯独宝玉挂念黛玉,兼之迎春搬走,晴雯离开,一个人闷在屋子里长吁短叹,也不和姐妹丫头厮闹,要么拿着书解闷,要么弄着笔墨。

  袭人见此,便叫他去找宝钗玩。

  孰料到了梨香院,薛姨妈却说宝钗去铺子上了。

  宝玉越发跺足长叹:“今日中秋,宝姐姐怎会亲自到铺子上去?岂不是文君当垆之举!”

  王家女儿不让读书,凤姐儿那样精明的人也是不识字的,薛姨妈自是不知道卓文君的故事。

  只笑着解释:“苏州新到一批丝绸,是宫里预备给各国的赠礼,宝丫头怕出了差错,这才自己去看的。”

  宝玉生平最看不上的就是经济学问之徒,没想到宝姐姐好端端的一个女儿家都给毁了,半晌方怏怏的回去。

  且说武安爵府这边,知道晚上三爷放大伙儿出去看热闹,就连迎春也巴巴地盼着天黑。

  好不容易太阳下山了,茜雪和晴雯就准备起来,各自找来一顶帷帽戴上,把头脸都遮住了。

  迎春亦是如此装扮。

  司棋相貌平凡,又身高体胖的,并不在意会不会被人看了去,只管照顾着她家的姑娘。

  独有香菱还记得小时候被花子拍走的事,心中惧怕,并不肯和大家同去。

  贾琮也不勉强她,让王善保和乌大全各赶一辆车,前车坐着迎春司棋,后车坐着茜雪晴雯,贾琮骑马跟着,一行人往国子监而去。

  出了崇文门,便见大街游人如织,挑担的,骑马的,叫卖的,简直是人声鼎沸。

  街道两边店铺林立,旗帜招展,兼有那杂耍的,说书的,看相的,卖大力的,吹糖人的,吐火舌的,踩高跷的,还有那贫贱胡女跳舞的,寒门学士吹箫讨饭钱的……

  可谓天下的热闹无一不有,直看得迎春等人移不开眼睛,合不拢嘴。

  贾琮暗自感叹:“封建王朝也有这么盛世的时候,跟清明上河图差不多了吧?就是不知道出了神京,其它的地方贫穷还是富裕。”

  到了国子监大街,游人更多。

  王善保把两辆车停下,又牵了贾琮的乌骓,找了家铺子说好,付了保管费,一行人便走进街中。

  “三爷,头上的花灯都是招揽人气的,就算猜中彩头也不大,我们往里走。”

  贾琮只为招聘人才,自是瞅着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走,一会儿便与姑娘们拉开了距离。

  走了半条街,眼前蓦然一亮,只见一座四五丈高的鳌山灯横在街心。

  此灯由四层灯堆叠而成,通体由松柏等翠绿枝条覆盖,每层都挂满了各式花灯,有华盖、走马、满月、多面等诸多形状,灯上绘着神仙、帝皇、英雄,俱是栩栩如生。

  第四层为“嫦娥奔月”,广寒宫、吴桂伐桂、月兔捣药,竟连成了一整幅彩画,端的是精彩绝伦。

  鳌山下,诸多人仰首观看。

  又有许多人猜出后,去旁边桌子上取纸笔写出谜底,署上名,塞进特设的箱子里。

  贾琮感叹道:“这法子倒是新鲜,我还以为会当场念出谜底,以此决出谁才是猜谜的冠军。”

  边上有人冷笑:“若是如此,人人都可说自己也猜了出来,岂非人人都可以领奖?”

  贾琮回头望去,竟是一个头戴帷帽的姑娘,观其体态,十分健美婀娜,声音亦如空谷黄鹂。

  更奇异的是她腰间缠的并非丝带,而是一条明晃晃的金属物品,两头打着结,各垂着一只银铃。

  虽然上面缠了些五彩络子掩藏,贾琮仍认出了那是一条软鞭。

  才子没见到,倒先见到了江湖女侠。

  贾琮笑道:“姑娘言之有理。”

  那女子指着第三排的一个花灯问道:“这个是字谜,你若能猜出,本姑娘输你一件东西,你若猜不出,须输我一件东西。”

  “我为何要与你赌?”

  “堂堂武安爵爷,竟然连个灯谜都不敢猜?别让姑娘我瞧不起你。”

  “呵,你竟然认识我。”

  “只问爵爷敢不敢?”

  那女子语气中满是挑衅。

  贾琮从不受激将法,不过这女子倒有些趣味,不觉动了兴致。

  往上望去,是一男一女两个人遥遥相对,谜面写着——“区区之心在千里”。

  有点难。

  绞尽脑汁还是猜不出,忽然有人在旁边笑道:“陈兄,千里马时有,而伯乐不常有。”

  贾琮蓦然一动,脱口道:“是驳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