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争锋相对
蓟州的冬天又冷又燥,北风卷着雪片如小刀子一般刮的脸生疼。
福满楼一楼,来自蓟州城各行各业的代表围满了大厅的十几张桌子。
二十道精致佳肴摆的整整齐齐,青花盘里盛着松鼠鳜鱼、八宝鸭、蟹黄豆腐,还有一盆冒着热气的大虾。
知州贺知章袍子上沾了不少酒渍,他第三次举起青瓷酒杯时。
盐商正三夜的筷子“当啷”一声戳进了松鼠鳜鱼的眼窝。
“去年河道衙门收过“漕捐”,今年这又来个维安部要征收商税,咱们铺子的砖缝都叫税吏刮薄了三寸!”
郑三爷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抿着筷子,目光却落在了窗外。
王来凤捻着帕子冷笑:“咱还头一次听说要从女人的肚皮上收钱,穷疯了这是!”
她的声音又尖又细,像是一根针扎进了郑三元的耳膜。
贺知章尴尬的看了郑三元一眼,擦了擦额角渗出的冷汗。
“王来凤,你怎么说话呢。注意下场合。”
“场合?哎呀喂,我的大老爷,收钱的时候你们怎么没说注意场合。”
牙行的包掌柜说道:“咱们牙行赚的都是些辛苦钱,这大人你不是不知道。朝廷的算盘子都快蹦到我们脸上了!”
布商孙老六的茶汤泼湿了杭绸直缀:“如今这织户都啃起观音土了,哪来的棉纱纺布!”
“万历四十六年,辽东缺了银子,咱也是没少捐了款。”
“是啊,蓟州的瓦砾堆里能长出税银?”
“这税咱看,没法交。”
“就是,就不交,看朝廷能怎么的,这么多人难道还都杀了不成。”
“是啊,朝廷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了。”
“诸位、诸位!”
贺知章大声的维持秩序,听他的人寥寥无几,还在那东一句西一句的抱怨,哄哄嚷嚷的响彻一片。
气急败坏的贺知章将酒杯狠狠的摔在地上。
哗啦!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的望向他。
“本官找你们来是让你们说难处的,不是让你们发牢骚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休要再提。
今天蓟州维安分部的郑三元郑大人也来了,让他给你们详细说说这个商税细则,都好好听着!”
郑三元站起身来,扫视一圈后,将目光落在商税细则上。
“诸位蓟州的父老乡亲,本官受朝廷委托,来蓟州开设维安分部,主要的目的就是给诸位服务来啦。
你们也看到了,这街面上满是积雪,连个打扫的人都没有。
垃圾遍地,沟渠堵塞,清理的人也没有。
咱们环保所干的就是这个。
还有街面上的小偷小摸,欺行霸市,火灾火情什么的也是时有发生,咱们火警缉盗所就是帮助大家,给大家排忧解难的。
至于大家说的各种税,商税细则上也写的非常清晰明了。
没有什么巧立名目,至于大家说各种各样的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大家还是详细的看一看细则。”
“有什么好看的,现在不会,难道以后就不会了吗。”
“就是,说的好听,没看见你们少拿一分来着。”
贺知章听这话,略显尴尬。
他站起来打圆场。
“诸位,人家京城该交的可都交了,也没见怎么着,怎么反倒蓟州不行呢。”
郑三爷冷笑:“贺大人,你说的好听,京城遍地都是黄金。别说那点税了,就是再涨个十倍,人家也不在乎,咱们可是小门小户,经不起折腾。”
“你不会也学京城吗,该涨价涨点不就行了。”
“贺大人,你这话说的,能涨价谁不愿意涨啊,咱涨了可得有人愿意来买。”
“就是就是,三爷这话不假。”
贺知章瞪了王来凤一眼:“王来凤,你跟着瞎掺和什么。”
王来凤嘟了嘟嘴,最后还是给贺知章一个面子没敢反驳。
药商孙大有笑着说道:“贺大人,去年咱可是给朝廷捐了二十车的药材,现在还在兵部的账上挂着呢,要不辛苦郑大人跑一趟兵部,就当咱老孙交了今年的税银。”
他话说完,引起哄堂大笑。
“这么说来,咱也捐了两车布呢,在礼部挂着呢,郑大人也去跑一趟吧。”
“咱也有.....”
贺知章揉捏着太阳穴,眼神在人群中来来回回扫视着,最后无奈的看向郑三元。
郑三元也是头疼不已。
这个时候,衙役推门而入:“大人,西市绸缎铺子走水了!”
贺知章猛的站起来:“抓紧安排人救火!”
众人赶到西市绸缎铺子的时候,衙役们正拎着水灭火,有些邻居也拿着装满雪的簸箕在帮忙。
一通忙碌后,终于是将大火扑灭。
上百家商户站在焦黑的铺面前。
孙老六欲哭无泪:“这火烧掉了三百匹潞绸,倒省了五十两的税银。”
贺知章在废墟里捡起半本《论语》,被烟熏黄的“民可使由之”四个字突然有些烫手。
大家见没有热闹可看,转身回家。
贺知章来到郑三元的身旁。
“郑大人,咱们回去再研究研究。”
“嗯,好!”
俩人沿着街道慢行,身后跟着各自的下属。
“郑大人,你也看到了,不是本官从中作梗,实在是.......哎!”
“贺大人不必自责,这些商人确实难办。”
“是啊,要不跟陛下说说,暂缓一下。”
郑三元停住脚步,看着贺知章意味深长的说道:“暂缓的事情就不要提了,除非你我不想干了。”
言罢他转身又重新迈开脚步。
贺知章只好跟在身后。
走了有一段路,贺知章拉住他的衣袖提醒道:“郑大人,衙门在这边。”
“我知道,贺大人要是没事陪我走走?”
“我,没有事,走走也好。”
一行人走出了蓟州城,来到了城外。
郑三元望着茫茫的旷野突然问道:“贺大人,这一片都是田地吗?”
“是啊,都是田地。”
“一亩田地按十五两算,一千亩地是一万五千两。”
“郑大人打算置地?”贺知章疑惑不解。
“不是”
“那你是打算?”
“我在算如果要在这里建起一片房子需要多少钱。”
贺知章听罢倒吸一口冷气。
心道这郑三元到底是什么来头,税款收不上来,就干脆新建个城市,然后直接将蓟州的老商户全部甩开。这是釜底抽薪啊。
“这.....恐怕要不少银子吧。”
“一间房子不过十两银子,盖一千间,不过一万两,算上买地的钱,往多了算三万两。
贺大人,不若咱们在这片土地上重新起个蓟州如何?”
“郑大人,你不是开玩笑吧。”
“贺大人,你看我像开玩笑吗?
实话告诉你,我来的时候林大人就吩咐过,如果下面的人不配合,那就不需要配合。
既然他们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那就不要做了。
京城那些功勋手里有大把的银子,他们巴不得多开些商铺呢。”
贺知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来真的还是开玩笑,但是他不敢赌啊。
一旦郑三元真的在蓟州旁边新建一个蓟州,那蓟州的商户还不都恨死他。
送别郑三元后他叫来黄师爷。
“快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