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知否开始谋逆

第111章 火绳枪

从知否开始谋逆 种瓜得蒜 4739 2025-02-14 13:29

  何全斌将圣旨放到赵宗熠的手里,转身将另一份圣旨收了起来,正如赵宗熠所猜测的那般,第二份圣旨上面是将他削为侯爵,押回京城。

  “国公爷,官家还给了你一个新差事。”

  既然赵宗熠愿意交出火器,证明他还是忠心陛下的,何全斌对他也客气了起来,尊称着国公爷。

  赵宗熠有些讶异,都这种情况了,皇帝还能有差事给他?

  “大官请讲。”

  何全斌拿出一封写着贵人何时何地靠岸的密信,交给赵宗熠,“岐国公主要南下小住,选了扬州府作为暂居之地,十日后便会抵达,还请国公爷领着麾下的府兵护佑公主殿下的安危,不容有失。”

  “岐国公主?”

  赵宗熠不认识什么岐国公主,这大宋的公主什么时候可以随便出京了?又不是人人都是最受宠的长公主……呃,不会真是长公主吧?

  何全斌也听说了一些有关赵宗熠与那位公主殿下的趣闻,好意提醒道:“岐国公主就是国公爷的姑母,长公主殿下。”

  赵徽柔啊?封号升了?她怎么要来扬州?

  “臣遵旨。”

  赵宗熠领命拜下。

  何全斌低声嘱咐道:“国公爷,官家让你不必急着回京,就留在扬州府侍奉姑母,等长公主殿下什么时候在南边待腻了,想回汴京了,你再随公主殿下一同返京。”

  “好。”

  赵宗熠不以为然,凭他与赵徽柔的关系,随便商量一番,那还不是想什么时候回京,就什么时候回京?

  何全斌转头看向赵宗熠那些府兵身后的火绳枪,说道:“天色不早了,还请国公爷移交火铳和图册,然后再让麾下的府兵传授本将的亲兵如何使用火器,顺便也给本将演示一下这支火器的威力。”

  赵宗熠从怀里拿出图册,递到何全斌的手里,“图册在此,何大官收好,不知大官想让我如何演示火铳?”

  何全斌翻看图册,随手指着路边的野林,“就对着树林里面试射一轮吧。”

  赵宗熠打了个手势,两百“府兵”收到命令,开始填充弹药,然后用火折子点燃了缠绕在右臂上面的火绳。

  “四队轮射,放。”

  “砰砰砰……”

  铅弹飞入树林之中,打得到处都是,看起来可以打很远,好像与燧发枪差不多,其实不然。

  有膛线的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到两百米之间,这些粗制滥造的火绳枪没有膛线,火药量也不如燧发枪,所以有效射程只有五十到八十米左右。

  铅弹超出了有效射程,就会发生偏移,失去准头。

  不过,对于何全斌这个外行来说,看到野林之内的小树被硬生生打断,大树也被打得面目全非,已经是相当震撼了。

  “好!如此威力,果真不凡,不愧是杨家与种家子弟都连声称赞的国之重器。”

  赵宗熠见他满意,招手让“府兵”们熄灭火绳,将火绳枪全部移交给了何全斌的亲兵。

  何全斌也向身上招了招手,唤来了几个明显不是禁军兵卒的官吏,把手里的图册拿给他们查看。

  “如何?凭借这本图册,你们军器监能不能造出火铳?”

  几个官吏看了看图册,又去摆弄火绳枪的实物,惊叹道:“景国公真乃惊世奇才啊,居然能制作出如此厉害的火器。”

  何全斌皱眉道:“少废话,快说,你们能不能造出火铳?”

  官吏们拱手回答道:“回大人,可以,这图册不仅记载着火铳的具体制作流程,还有一些新式工具,下官只需月余,就能造出火铳。”

  何全斌满意地点头道:“那就好。”

  有一名军器监的官吏产生疑问,“国公爷,下官有一个问题,这图册上面说,每支火铳的枪管只能使用二十到三十次,否则就会有炸膛的风险……”

  他查看手里的火绳枪,“既然是这样,下官怎么没有看到可以拆卸枪管的地方?难道枪管无法更换,每次都要废弃整支火铳?”

  赵宗熠笑了,观察得还挺仔细,恭喜你,发现了鸡脚。

  “本国公也是造出了这批火铳,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原本想着制造第二批火铳的时候再寻办法解决,现在怕是不成了,本国公没有了营造火器的权力,只能交由各位自己来解决了。”

  军器监的官吏们展来讨论,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要不然火铳的造价也太高了,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鸡肋。

  何全斌打断了他们的讨论,看向另一边已经翘首以盼多时的扬州府官员们,“行了,扬州府的各位大人还等着给我们接风洗尘,你们先下去再讨论。”

  “是。”

  军器监的几位官吏退下了,他们在明日就会拿着图册和火绳枪的成品,在一支禁军步卒的护送下,回京复命。

  何全斌正要上前,找扬州府的官员们攀谈,忽然……

  “报!紧急军情!”

  一名传信兵骑马赶到此处,下马后,找到何全斌,跪地奉上军情。

  何全斌接过军情,只见上面写着:数日前,江宁府厢军大营被反贼夜袭,死伤惨重,五品游骑将军兼团练使谢秉德被杀,江宁府七千厢军已是溃不成军……

  他气得暴起青筋,满脸通红,“谢秉德!这个蠢材!上个月还奏报军功,说自己已经击败了反贼的数万主力大军,官家还因此升了他的官,这才过去多久?就让反贼袭了营?”

  赵宗熠好像想起来了,这个谢秉德就是剧集里,顾廷烨从军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不仅让一身好武艺的顾廷烨去做地位最低下的埋尸兵,还厚颜无耻地霸占了顾廷烨的功劳。

  嗯?顾廷烨的那份功劳,不就是发现了反贼有袭营的迹象,然后假传将军的命令,来了一手漂亮的将计就计吗?

  现在没了顾廷烨的提醒和布置,谢秉德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何全斌转身上了马,“诸位大人,多谢你们的好意,本将就不做停留了,大军需要立刻出发。”

  扬州府的官员们连声道:“军务要紧,预祝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我等在此恭送。”

  赵宗熠也劝道:“大官别急,行军途中也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以疲军应敌。江宁府还有几千禁军驻守,想来是不会轻易被反贼攻破。”

  宋朝的正规军只有八十万禁军,而八十万禁军又分四十万遥隶禁军和四十万京城禁军,前者自然是镇守边疆,后者除了驻扎开封府之外,还会派遣到各个州府轮替驻守,人数往往在两千到八千之间徘徊,反正不会过万。

  就比如,扬州府的主城,除了城外的几千厢军,城内还有两千禁军。

  江宁府的主城也一样,都有禁军驻扎,此次又驰援了三百骑兵,和何全斌这边的一万多步卒,除非出现大问题,否则那些反贼几乎不太可能攻下江宁府的主城。

  但,主城附近的县镇就不好说了,没了厢军的保护,估计很快就会沦陷。

  何全斌点头,抱着缰绳抱拳道:“多谢国公爷的提醒,本将记住了,也请国公爷保护好公主殿下,切莫让殿下受此次反贼的波及。不然的话,你我都得遭殃。”

  赵宗熠抱拳回应,“大官放心,本国公舍了性命,也会护姑母周全。”

  如果不是谢秉德的好大喜功,谎报了军情,让皇帝有了反贼已经是强弩之末的错觉,估计也不会同意赵徽柔此时南下吧。

  何全斌调转马头,领着禁军步卒们,路过扬州城,向着西南方位的江宁府而去。

  扬州府的官员们目送大军远去,又凑到了赵宗熠的身边,恭敬行礼:“下官失职,竟然不知道国公爷是何时来了扬州府?还请恕罪。不如国公爷随下官进城?今天就当弥补接风宴?”

  赵宗熠摆手笑道:“免了吧,诸位大人给何大官准备的接风宴,本国公就不去了。而且本国公已经有了下榻之地,也不进城了。”

  扬州府的众官员都很好奇景国公住在何处,只有宥阳县的县令在猛擦冷汗,因为他在盛宅见过景国公,当时还以为盛家后辈,故而无视了对方。

  宥阳县令此时回想起来,惊觉自己失礼无状,担心景国公因此发作,断了他的仕途。

  赵宗熠完全没有注意宥阳县令的神态变化,他其实对这个小官儿的印象还不错,因为宥阳县令与盛家大房的关系很不错。

  “诸位若是想弥补本国公的接风宴,不如在中秋之后,去宥阳县的盛家吃杯喜酒,本国公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应该都会住在盛宅。”

  先前隐瞒身份,是为了避免在建造工坊的这段时间里,引来不必要的关注,造成工坊暴露。

  现如今,工坊已经走上正轨,火器也献给了朝廷,在神机营出山之前,没人会察觉山中工坊的存在,所以也用不着这么小心翼翼了。

  他就不怕皇城司的暗探查到这里?

  拜托,皇城司毕竟不是锦衣卫,规模太小了,也就监察一下汴京和各个州府主城,像宥阳这个偏远县城,是顾不过来的。

  官员们听说景国公在宥阳,纷纷看向宥阳县令,面露不善,你小子不讲究啊,景国公来扬州府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瞒着?想独吞这份人脉?

  就连扬州知府也回头瞪了一眼宥阳县令,他是京官外派,知道景国公在京城的能量,那就是官家的宠臣啊,宥阳县令这个瘪犊子居然想害他?这要是怠慢了景国公,那他回京之后,还不得被穿小鞋?

  众官员回过身来,拱手笑道:“一定一定,中秋之后,我们就去盛家讨杯喜酒,还望到时候,国公爷能给我们一个赔罪的机会。”

  赵宗熠骑上照夜白,抱拳道:“诸位大人请回吧,本国公还要连夜赶路,告辞。”

  “国公爷慢行。”

  众官员回礼。

  ……

  七天后。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赵宗熠正在突破《扬州慢》的第三层,先前因为给两百名府兵打通气海和经脉,耗费了他不少内力,静养了好些时日才恢复过来,也让他突破第三层的契机延后了两个月。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自从百药神露被他喝完了,没了药力的增幅,内力增涨的速度本就放缓了下来,好在《扬州慢》太过厉害,三层已经足够他自保了。

  “咚咚。”

  “国公爷睡下了吗?我家姑娘想邀国公爷一起赏月。”

  赵宗熠下榻穿靴,打开了门,看着外面的小丫鬟,“鞠草,你怎么来了?嫣然不是在和六妹妹她们一起拜月赏灯吗?我一介外男,不好进入盛家的后宅。”

  鞠草福身行礼:“回国公爷的话,盛家来客人了,说是大房长女带着夫婿和婆婆回来了,要参加明日的婚宴,六姑娘和品兰姑娘都去偏厅见客。我家姑娘在前院,想与国公爷一起出去逛逛,听说街面上有灯会呢。”

  赵宗熠也是有些时日没见到余嫣然了,一方面是他老往后山跑,练兵有些费神,常常夜不归宿,另一方面是余嫣然与明兰经常同寝,让他也没有办法夜晚翻墙探视。

  他拿上圣旨,“好,走吧,正好我也有东西要给嫣然。”

  二人来到盛宅的大门口,却见余嫣然惊惶无措地躲在门侧,两名理应暗中保护她的神机营兵卒正对着一名躺在地上抱头翻滚的男子拳打脚踢。

  “奶奶的,你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我家主母出言不逊?”

  说着,猛踹男子的腰间。

  不等男子惨叫,另一位兵卒又朝着他的脸上招呼了几拳,“让你酒后胡言,打死你个泼才!”

  男子鼻青脸肿的大喊大叫:“你们两个不长眼的东西,我是你们盛家嫡长女的夫君!身怀秀才的功名!区区下人也敢对我动粗?”

  “秀才?就算你是举人,是知县老爷,今天这顿打也躲不过去!”

  听男子这么一说,两个兵卒揍得更卖力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