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船靠港,暮光之色,一行人下船来,已稍显困倦之意。羽凡脚踩实地,回首望去云海交际之处,心感一阵踏实。
李健仁踏上故土,早早便闻见了桃花酒的酒香。他心里话还有一丝妄想,一阵踌躇。
“走吧。”羽凡拍了拍李健仁肩头,示意其带路。他有些累了,做上船晕乎乎,干呕一路。
李健仁缓过神来,上前带路。羽凡紧随着他的脚步。
巷口不远之处,便是牌楼,一众人在此等候,为首便是徐清旧,杨若华二人。
“徐大哥!”羽凡远远便瞧见那熟悉人影,哪里还顾得上礼数,不由得大声呼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羽凡时常想起幼时先生常常暗语王维的这句诗。懂其意,难得其心境。他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思乡之情,一时间如江如海在心田汹涌。
“早听若华说你要来,这下可好,不寂寞了。”徐清旧喜不胜言,只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
“你终于回来了。”杨若华望着朝自己缓缓走来,多年未见的李健仁,下意识攥起了拳头,眼泪汪汪在眼眶打转。
倘若李健仁当年没有不告而别,多年不归,他杨止怎会有天大胆子,杨峰也不会在山洞苟活数十年。
杨若华对他,念及多年情谊,看他归家,激动的声音沙哑。是在心底深深恨他。恨他回来的太晚,恨他没有见到杨峰最后一面。
“师妹,对不起师妹,我回来了。”李健仁说到,深深歉意,不敢正视杨若华一眼。
杨若华咬了咬牙,瞧着黝黑,体态憨厚的李健仁。“回来就好。”
话毕,羽凡已至。“杨姑娘,好久不见。”羽凡笑道,打起招呼。
杨若华点了点头,用手帕沾了沾眼泪,以笑相应。
“徐大哥,好久不见。近来可好?”羽凡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一时从何谈起。
“你有没有见过我师父他老人家?他怎么样?近来可好?”徐清旧并未先回答羽凡的问题,而是想第一时间知道清虚近况。
杨峰仙去后,徐清旧惶惶不得终日,他本就因私去桃花岛内疚万分,时常担心清虚身体有恙。
徐清旧有事,杨若华又怎会不知。他有每日惶恐不安,只是杨若华从不过问他,每每只单单瞧着,暗暗心疼。
他二人并未生得一张巧嘴,只悄悄地做些事情,想为对方解忧排难。
杨若华听他说过那华山道观,常常派人里打听清虚道长行踪,想将他接上岛一起生活。可哪有那么容易,几月以来,他们二人没收到一个有用讯息。
“你放心,我见过他老人家了。他挺好的,平日钻研道学,不时打猎尝鲜。”
羽凡回答道。“他时常提起你,他说你半生孤苦,能有一个人陪着你,也枉在这一世,挺好。不必太担心他老人家。”
后一句是羽凡后加的,他心知徐清旧整日闷闷不乐便是因为此事,提一句,是想让他心安。
“师妹,带我去见见师父吧。”李健仁安奈许久,终于等到羽凡说完,连忙向杨若华乞求言道。
“好,走吧。”
“不如我们大家一起去吧。”杨若华,李健仁默契齐声言道。
羽凡想到先去会拜岛主,也是应该,随即点头赞同。
一众人向前,走进一片桃花林中。在桃树的尽头,立有几座坟墓。秋风散尽桃叶,一棵棵,形如枯木。
李健仁远远便瞧见新坟一座,清楚看见那碑上赫然大字。父杨峰,母萧燕之墓。
此事他虽早有准备,可亲眼所见,还是打破了他所有妄想。依旧泪眼决堤,呼吸连同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只听扑通一声,双膝深深扎进泥土里。李健仁举起手,触摸着碑上的字。“啊!”他大喊着,哭出了声。
众人连跪,杨若华缩在徐清旧的怀里,眼泪随同着李健仁的哭声俱下。
“师父,师父!不孝徒儿健仁回来看您了!”李健仁哭的像一个孩子一般,鼻涕眼泪混合,划过脖颈,流进胸膛。
多年思念,师徒之情,却没想以此释放。
羽凡看着李健仁跪着趴在碑前嚎啕大哭。他与桃花岛岛主并不相识,却由此想起过世的父母亲,他挚爱的妻子,他还未出世的孩子。不由得思念难过起来。眼泪到了眼眶,他用衣角尽数抹去,强忍住想哭的念头。外人看的见的,只有他那双发红的,遍布血丝的眼睛。
他在不由得在心里字字重复周灵的名字,舌苔口鼻阵阵苦意。
倘若周灵在世……羽凡心想。林辰的样子,回荡在他的脑海。
神魄归外,身化成尘。道千言,话万语。虽传千里,低过思情无解。虽其万般无意,但可解心痛愁疾。
月明如铜镜高挂顶空,窗外潇潇寒风,堂内烛火通明。茶杯冒发出腾腾热气,杨众人等重拾心绪,品茶议话。
“师兄,我寻你回来是想让你……”杨若华开门见山,字语言简意赅,却并未点破,话说一半。
杨若华言外之意,李健仁心知肚明。他明白自己多年未归,说到底杨峰之灾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心里愧疚,更是悔恨。
“师妹,我知道你什么意思。这次回来,我不想再离岛了。外面刀尖舔血的日子,是时候结束了。”
“只是我不明白,你是师父的孩子,这桃花岛理应你说的算,为什么你要把我拉到你前面?难不成你还要走?”
李健仁接连问道,他打心里疑惑面前这个姑娘,她虽是杨峰之女,可自己多年未归,与杨若华交集只是停留在少儿郎时,他就这么放心?
“这是爹爹让我交予你的。他说你一看便知。”杨若华边说边斜眼且一眼随身侍从。侍从读懂杨若华眼色,鞠下行礼,便小步退下。
杨若华从袖间掏出一叠纸来,其纸皱皱巴巴,些许墨汁还浸透到了背面。
“这封信是爹爹在山壁崖洞所书,也不知道你看得懂看不懂,我读给你听吧。”
“杨姑娘,既然这封信是给李健仁的家信,我在这听着是不是不太好?”
自别杨峰夫妇,羽凡便一直沉浸脑海里,回忆里。刚刚才缓过神来,不知他们之前说了些什么。双眼左右大量,不见侍从,屋里只剩下他们几人。听到读信,羽凡插嘴问道。
“无碍的。”杨若华听言笑道,摆了摆手。
“得了吧你,我这有啥是你听不了的?”李健仁笑骂道。
说罢,杨若华将信交给徐清旧。她怕自己止不住眼泪,忍不住哭腔。
徐清旧知她其意。接信来。信纸字上还沾上了不少泪痕,杨若华暗暗读过多次,他听过多次。虽第一次看,倒不难分辨。
“逆徒?还不回来!”李健仁抬头有些疑惑,但一想确实是他老人家的作为。
“信上就是这么写的。”徐清旧以为李健仁看他是因这句话是自己占便宜,于是笑着解释道。
“爹爹写信时,每每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候一个字也憋不出来,急得来回打转。”杨若华笑道,向李健仁说起杨峰写信点滴。
外面的世界什么都好,就是舍不得别我这孤老头子是吧?我没去过外面的世界,所以总想把你留在我的身边。我知道,这小小的的岛是留不住你的,中原才是你一展鸿鹄的地方。臭小子,就知道你舍不得回来,所以我什么都没给你留。就算有一片桃叶落到了你的身上,那也不是你李健仁的。”臭小子,我怎么就找了你这个门徒。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回来看看。若华找不到你,这些年师父总能想起,常常梦见你。想你一下,就恨的我牙疼。
师父这一辈子,一辈子生在桃花岛上,不出意外,也得葬在这。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活这一世是为了什么,我这一生的意义在哪。空有一身本领,没有行侠仗义,更没有入朝为官,解救一方,造就盛世。幸亏我还有个你,有你这逆徒。好歹能让中原人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桃花岛岛主,他的徒弟,是一个英雄。我这老头还跟着沾光。
臭小子,这个么多年,还没逛够?外头烦了累了就回来。桃花岛还得有个当家的,我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得劲了。也不知道死的时候还能不能在看你一眼。若华也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当家这个事,我看就你合适。她一走,这桃花岛,也就没有桃花岛了。我剩下的,全在你这呢。我想让你回来陪着我呢,但是我也不知道你一天在忙些什么。
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