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当头棒喝
“你只知道对耶律有愧,难道不知对百姓有愧?”
“你只知道对朝廷有愧,难道不知对中原有愧?”
司空靖怔愣原地,双手双脚都在微微颤抖。
“司空兄,百姓饱受东军欺辱,辽廷统治中原如圈养猪狗,你为虎作伥,不觉有愧吗?你应大愧!
你先愧对百姓,然后才是愧对耶律林山!
你怎能因为愧对耶律林山,而忘却自己愧对百姓?愧对中原?”
司空靖僵硬着,嘴唇不住颤抖起来,
“对百姓有愧…对中原有愧……”
片刻之后,司空靖恍然明悟,竟然起身向陈道躬身行礼。
“陈兄之言,真乃当头棒喝!
我纠结于耶律林山的恩情,竟然忘却自己愧对百姓……”
一语惊醒梦中人。
陈道的话语,彻底感动了司空靖。
司空靖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不再犹豫、不再迟疑,一门心思地跟着陈道前往大梁,只为了给义军效力。
大梁又添一员干将,陈道喜笑颜开。
他连忙写密信给身处军中的梁帝和师傅,向二人报告这个好消息。
经过这场促膝长谈,司空靖的心结已解,彻彻底底地归顺于义军的行列,并且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运筹帷幄,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原本被东军众将士所排挤,因耶律林山冷落而郁郁不得志的司空靖,将蛟龙脱锁,整个人的精气神上升了一大截。
逐渐从一位幕后的儒士,转变为一位儒将。
而今日陈道的言语,更是深深铭刻于司空靖的脑海之中。
或许有朝一日,待大梁驱除辽国,夺取天下之后,衣锦还乡的司空靖将会想起,曾有位武夫,点醒他曾愧对百姓。
【司空靖的到来让义军为之士气大振。】
【梁帝毫不计较司空靖的身份,当着众将士的面,将司空靖拜为军师中郎将,参议军事。】
【随着司空靖离开东军,耶律林山的东军渐渐丧失往日的灵性,不再神出鬼没,直至这时,耶律林山才想起司空靖,想将之召回,却为时已晚。】
【司空靖为梁军出谋划策,凭借着他对辽廷东军以及其他军队的了解,原本步步后退的梁军一转颓势,接连打赢了数场会战,三个月后,更是正面击溃了最为精锐的东军。】
【消息传回辽廷,朝野震荡。】
【经此一役,辽廷元气大伤,原本派来剿匪的官军反倒开始步步后退,不仅将侵占的义军市镇给吐了回去,更是被梁军接连攻占数座新城池。】
面对此等局面,梁军上下振奋不已,但有过前世经验的陈道却十分谨慎小心。
梁军虽然连番胜仗,但相较于立国百年的辽廷而言,仍然是势弱的一方。
可以说,辽廷可以失误很多次,但梁军……或许只能失误一次。
梁军虽然占据了大半个南方,然而战争对百姓们的摧残,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如今随着梁军的势大,天下大乱,辽廷的统治在各地瓦解,四处都是不同的起义势力,而梁军不过是其中一支。
倘若跟朝廷死磕到底,梁军的胜算可以说是十分渺茫,即使胜利也是非死即伤,最后反而会让其他起义势力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陈道与司空靖向梁帝进言,要求休养生息,避开朝廷锋芒。
梁帝乃是雄才大略之辈,他采纳了陈道与司空靖的建议,不再急于为大梁开疆拓土,而是经略南方,开垦农田、囤积粮食、鼓励商贾,不断积蓄实力,直至辽廷为四地叛乱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再出兵北伐。
陈道也抓住这休养生息的时间,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武学,以求突破更高的境界。
司天监监正之孙李尚身死,那些卜昼卜夜的练气士们,很可能会通过卦象占卜李尚的死因。
即便卦象无法直接挑明是何人所谓,但司天监的人肯定知道,李尚的死和梁军脱不开关系。
陈道估计,司天监的监正已经请求军中高手寻找自己,只为了报杀孙之仇。
正因如此,自己不能懈怠,必须千方百计地提升实力。
而且,除此之外,随着梁军的势大,陈道意识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与师傅苍山老人,将会面对那位剑阉曹鼎生。
大内寺人曹鼎生,可是如今的天下第二,同时是位一品武夫。
当年上贞帝遇刺,曹鼎生以一敌二,独自一人面对两位请仙人上身的道士。
能请仙人上身的道士,据师傅说,其杀力并不下于寻常一品武夫。
他以三尺剑当场击毙那两位道士,就足见起实力不俗。
“天下第二就有如此杀力,那么如果是天下第一…他看到的,究竟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陈道走桩立桩之余,不由如此浮想。
只可惜,那位天下第一的邓武雍,早已在江湖中绝迹多年。
而无论是天下第二的剑阉曹鼎生,还是天下第一的邓武雍,都是如今的自己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又过五年,上贞帝崩,新帝即位,改元定德。】
【如今天下大乱,四地皆反辽,上贞帝却在此时崩殂,整个辽廷颓势尽显。】
【陈道在这五年之中仍旧磨砺武道,游历江湖,时逢乱世,江湖动荡,到处都在打生打死,陈道也籍由多场生死之战,突破四品的瓶颈,来到三品武夫。】
【寻常五品武夫便即可在江湖上开宗立派,享受赫赫威名,而如今陈道已经三品,却隐姓埋名,行踪低调。】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防备辽廷派来的高手,以及司天监那群老不死的练气士。】
【这五年来,单单死在陈道手里的辽廷高手,便有三位是四品、一位三品,还有两位出身自司天监的道士,被陈道毙命的高手如此之多,乃至于被江湖人士尊以“武苍侯”之名。】
【名扬四海并非陈道所愿,但纵使行事谨慎,名声终究会被不经意传扬出去,以至于陈道从梁军的谍子口中得知,那位天下第二的大内寺人已经盯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