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鹤街
官府搭建起的施粥摊子已经支起来,尽管下着雨,摊子前还是排起长长的队伍,多是乞丐与流民,携家带口地靠着官府救济勉强有口饭吃。
小时候与祖母逃难的日子萧逸君隐约有些许记不清,若是当时有何不测,说不定眼下那伙流民乞丐里尚能寻到他的身影。
雨势渐大,萧逸君匆匆一瞥,猫着腰小跑起来,尽量挨着商户屋檐避雨而行。在一处街角转角处,与一伙行色匆匆的差役擦肩而过,领头的差役催促道:“都快点,免得耽误正事!”
萧逸君面露疑色,左思右想都想不出今日有何事值得差役如此兴师动众,难不成是齐云山山里出现变故?
他朝齐云山的方向望去,生怕碧游古观的两人出事。
回到家里,萧逸君将伞收起,将伞放在廊下晾干。膝盖往下被雨水打湿,好在藏在心窝处的竹檀纸不曾沾染雨水。想到那盒竹檀纸,萧逸君当真疼得心肝疼,将两处屋宅加起来的家当都没有这盒纸贵,仿佛他手里捧着的不是纸,是他的命。
心疼归心疼,萧逸君付钱的时候却不曾有犹豫,介融走之前留下的信,千叮咛他万万要记得去思远书行拿到这竹檀纸,他该对得起介融处处护道的心思。
回到书房,萧逸君将门关上,从乾坤物里拿出介融的信。拆开后,萧逸君匆匆略过,比对是否是介融的笔迹。
伴着雨声,院前那株桃树如同勾栏舞娘身姿曼妙,在风雨中弹奏,颇让人赏心悦目。萧逸君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张一张地读起来,信的开头大抵是介绍竹檀符纸的用法以及禁忌,满满当当地写了三页纸,可谓详细至极,只是叮嘱萧逸君寻常符篆无需大材小用,只有《云篆七卷》卷三之后的符篆才能使用。
信的后面除嘱咐萧逸君好好修行,无需着急破境外,便是告诫他日后行走江湖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那些把酒言欢的君子都不得不多留个心眼,免得被人卖了都不知,如此洋洋洒洒又是一页余,看得萧逸君嘴角微微上扬。
最后,介融豪气一落笔,说不必忧心钱银不够,在云巘阁北墙有处密室,里面有些许灵钱可供他游历时使用。还说在国都固安有处宅院,若日后游历路过可有处歇脚的地方。
萧逸君一听介融在云巘阁留有钱银,便赶忙跑去落滩福地,果然在云巘阁北墙处寻到一处密室。好在跟介融学到些许奇门遁甲的皮毛,轻轻松松便找到密室的玄机。不消一炷香便解开密室的开关,果然见北墙一处缓缓凹进去,现出一道人高的门洞。
萧逸君仔细丈量北墙的厚度,果然比寻常墙壁要厚许多,难怪寻常探查术毫无作用。他弯腰进入密室,密室一片漆黑,萧逸君双指打响指,见有火光在指尖跃动。
火光如同孩提一蹦一跃地朝墙角的烛台奔去,只听“噗”一声,四下逐渐明亮开来。等适应眼前灯火,萧逸君才打量起密室,见密室三面墙镶嵌有两排木架,尚有四排五层置物架的木架横放在密室中间。
木架摆放着各式匣子,皆落灰许久。眼尖的萧逸君瞧到距离自己最近的木架底层有两处匣子明显近期有被移动过的痕迹,便朝那处走去。
将两个檀匣上下叠放,两个檀匣都并无落锁,萧逸君轻易就打开。上面的檀匣放有些许黄金、白银和金背钱,莫约是黄金和白银皆是数十两,金背钱二三十枚。
他把放有世俗银钱的檀匣放在一旁,打开另一个檀匣后,顿时被惊掉下巴。檀匣里放有四种不同样式的灵钱,有两种萧逸君都是见过的,分别是离春钱和汉寿钱。还有两种分别篆刻有“封楮”和“太和”二字。
“太和!”萧逸君拿起其中两枚灵钱反复查看,仔仔细细辨认灵钱上篆刻的正是“太和”二字,才意识到并非自己眼花。
世上有四种灵钱,分别是离春钱、汉寿钱、封楮钱和太和钱。在商家老祖未创下灵钱铸钱之法前,修仙界流通的货币便是灵石和仙石,灵石有四品,下品灵石、中品灵石、上品灵石和极品灵石。
下品灵石铸成离春钱,中品灵石铸成汉寿钱,上品灵石铸成封楮钱,极品灵石铸成太和钱。因着存世仙石实在珍稀,多半被盘踞修仙界多年的宗门仙家垄断,连商家老祖手里都没几颗,加上铸钱工艺欠缺,便打消将仙石铸成灵钱的想法。
一枚太和钱可抵换百枚封楮钱;一枚封楮钱可抵换百枚汉寿钱;一枚汉寿钱可抵换百枚离春钱。
太和钱,放在人间世俗,便是五亿两白银,九洲顶尖王朝一国年税不过这个数!而且太和钱只会有溢价,毕竟其内所蕴含的灵气极为丰富,可令凡人延年益寿,世俗皇帝有心收藏的不在少数,只是无有门道。
萧逸君细细数着,介融留下的灵钱有离春二十五,汉寿十二,封楮九,太和一。单凭这笔钱,萧逸君的家底在山泽野修中都算富余之辈了。
天爷啊,师尊莫不是抄了仙家宗门的家底,萧逸君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