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递到宫里的时候尚未下朝,得知周予安即将分娩,沈崇明慌了,小皇帝也慌了。
他们的生身母亲都是在生下他们不久后去世的,对于生孩子这种事有着本能的恐惧。沈崇明前脚进府,小皇帝后脚就来了,若不是下了圣旨,勒令文武百官不许在这个时候添乱,朝中的大半官员都会紧跟着小皇帝的步伐进到长宁王府。
周予安这个算早产,胎儿胎位不正需要手动调整胎位。产婆不会,要周予安教她手法。产婆紧张到不行,颤着手不敢往周予安肚子上按。这不是寻常妇人,是长宁王疼到手心儿里的王妃,不管是她还是她肚子里的孩子,但凡出点儿事儿她的脑袋都得掉。
“王……王妃,老奴真的不敢。”
周予安疼得上气不接下气。羊水已经破了,胎儿胎位不正无法顺利娩出,再这么耽搁下去,不仅孩子会死她也会没命。关键时刻只得唤青鸾进来,将这转胎之法教与青鸾。
周予安腹中有两个孩子,转胎前需要确定这两个孩子在哪儿。青鸾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手贴着肚皮,以指腹轻轻触碰,摩挲。第一个孩子是横位,头在右,脚在左。第二个孩子在第一个孩子后面,摸得不太真切,应该是竖位。头在上,脚在下。
“王妃,这转胎之术会不会伤害到小世子跟小郡主?”
周予安摇头,已经被腹中的那两个孩子折腾地没有几分力气了。
青鸾咬牙,先从第一个孩子开始。
一手轻握着孩子的手,一手轻握着孩子的脚,一边稳稳使劲儿,一边软语细声地跟孩子讲话。那孩子在周予安的肚子里踢腾了几下,当真顺着青鸾的手势转了过来。
强烈的阵痛让周予安咬紧牙关。
产婆在底下观察,看见孩子的头顶后忙大声道:“头,老奴看见孩子的头了。王妃莫要泄气,使劲儿,再使劲儿。”
抱琴守在门口急得团团转。周庭深看似不紧张,实则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握着药箱的手从踏进这个院子就没再松开。
沈崇明赶回来时看见的便是这副情形。
“抱琴,王妃如何了?”
“胎位不正,恐生产困难,王妃唤了青鸾进去。”
“多久了?”
“已有半个时辰了。”抱琴满是不安的看向身后那扇门:“起初声音很大,现在几乎听不到了……王爷您不能进去!不吉利!”
“里面躺着的是本王的王妃,她要生下的是本王的孩子。吉利?王妃平安万事皆吉,王妃若是有一丁点儿好歹,本王让所有人都不吉。”
推门进去时,产婆还在嘶声力竭地喊着:“王妃,撑住,万不可闭上眼睛。快了,孩子就快出来了。”
沈崇明快步走到床边,半跪在地上握住周予安的手。
周予安在疼痛的间隙里缓缓睁眼:“王爷回来了?”
沈崇明点头,心慌地差点儿哭了:“回来了!本王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周师兄在外面吧?参汤,我早上没吃东西,没有力气了。”周予安握紧沈崇明的手:“好疼,再也不要生孩子了。”
沈崇明一边吩咐外面备参汤,一边应着周予安:“不生了,就这一回,以后再也不生了。”
周庭深去熬参汤被抱琴拉住。
“我去,劳烦周太医在这里守着。熬参汤的活儿,奴婢擅长。救命的事情,太医擅长。”
周庭深从药箱里取出一支百年老参交给她,叮嘱道:“全程盯着,切莫离开,或者假以他手。”
抱琴点头:“事关王妃,奴婢定当寸步不离。”
房内,周予安用尽力气嘶吼一声,那个原本横着的胎儿顺利娩出。
“王爷,出来了,小世子出来了。”
沈崇明想去看孩子,却又放心不下周予安。青鸾看了眼孩子,干干净净的,没有多少胎脂。眼睛微闭着,没有啼哭,脚指头还在动,一下又一下。
“小世子为何不哭?”
“许是在娘胎里待得久了些,心里不大爽利,得让老奴拍上两巴掌。”产婆拿眼睛瞧着沈崇明,见王爷没有发话,深吸一口气,在小家伙儿的腚上拍了两巴掌。
小家伙是个倔脾气,哼唧了两声才开始哭。
孩子一哭,原本力竭的周予安睁开眼睛:“青鸾,快,还有一个。”
青鸾刚要上手就听产婆大叫一声不好。
第一个孩子娩出后,第二个孩子紧随其后,但她是脚先出来的。
立生,多半难产,况且王妃她已经没有力气了。
青鸾当机立断,让产婆将小世子交给旁人照顾,全力帮助周予安分娩。
小郡主比小世子还要胖一些,最先出来的是脚,跟着是腿,当看见身子时,产婆松了口气。然不等那口气吐出来,产婆的脸色就变了。
顺生的孩子,肩膀会自然而然的收缩。立生的孩子,由于脚和身子是先出来的,肩膀会呈自然状态。小郡主便是,她被她的肩膀卡住了。
若是再不想办法,不仅小郡主会被活活憋死,王妃也会因此受难。
来不及喝参汤了,周予安让青鸾拿一颗止痛药丸来,教她侧切之法。
这方法原是在验尸时用的,即便她是个大夫也未在产妇身上实行过。一来,无人敢让她去做这样的事情,二来,她也没有遇见过需要她用此法救治的产妇。
她是大夫,可先将此法用在自己身上。
此法可行,日后可救更多人,此法若不可行,起码能保住她跟沈崇明的女儿。
孩子是被掏出来的,出来时脸色青白,已无多少气息。周予安失血过多,是血崩前兆。周庭深立在门前,不知该先救哪一个。
“救王妃!”沈崇明当机立断。
“不,救女儿。”周予安攥紧他的手:“我的情况我清楚,王爷切莫心慌意乱。”
“我的徒弟我来救,安儿和她的女儿都得活着。”宋鹤青由门外跨进来,身后还跟着几名鬼谷弟子。
除了青鸾,房中的其他人等都被赶出来了。
沈崇明接过抱琴手中的孩子站在窗前:“安儿,我跟儿子在外面等着你们。”
一天一夜,没有任何一个人离开。
天再次亮起时,沈崇明听到了熟悉地“吱呀”声。
“师傅——”
“安儿还活着,你的女儿也还活着,京城里的药不行,我需得带她们母女返回鬼谷。”
“我随师傅一起去。”沈崇明抱着儿子起身:“我跟儿子随你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