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用过了餐,青年请她们上马车前,掏出四条布质的长巾,递给祁姬道:“上了车将这布巾遮住口鼻。”
“这却是为何?”祁姬不解。
“出去小城不到五十里,我们会经过一地,那里时常会有瘴气袭击,遮住口鼻以免被侵。”青年也不多作解释,请祁姬等人上了马车,自己跳上车架拉起马缰,车子向城外疾驶而去。
根据位置所在与青年所讲,祁姬断定那瘴气之地定是皇后娘娘的祖墓所在。
遮好了口鼻,祁姬将衡儿紧紧护在怀里。
马车经过瘴气之地时,马凳好奇,悄悄将车帘打开一条缝隙,见外面一片荒凉,人畜无迹,抬眼望向远处,却又隐隐约约有高大辉煌的墙楼可见。
..................
申时末,一行人终于到了惠安寺。
寺门前早有尼众相迎,递了谕旨,祁姬被请进观内,内中一幽僻的园林小院是为修行的居所。看来,祁姬依然被以皇家之礼相待。
安顿好用过了餐,青年将车套卸下,独牵了喂好的马来向祁姬告辞。
青年道:“我家大人有话命属下带给夫人。”
祁姬甚是好奇地问道:“你家大人的尊号可否相告。承大人顾念,蒙侠士一路相护,它日若出得此庵还需前往致谢。”
“区区小事,夫人不必记挂。”青年道:“我们家大人请夫人安心于此,照拂好小殿下,寺中藏书可择而教习。”
听青年如此说,祁姬更是疑惑,“你家大人可说过,哪些书典可教之?”
“大人说,夫人慧中佛心,全凭夫人心中决断。”
祁姬正色道:“我为何要遵从你家大人所言。”
“夫人可知,当初皇后娘娘为何会为您说情?”
“不知,”祁姬脸上的疑惑更深,“这也是我一直迷惑之事,而且甚感娘娘之恩。”
“我家大人说过,夫人若问,毋须避讳。”青年毫不犹豫地说道:“是我家大人劝说娘娘,向皇上为夫人讲情。”
祁姬大为震惊,“你家大人可认得我?”
“夫人可还记得,三年前您身怀六甲前往皇寺礼佛,途中救下一乞丐之事?”青年道:“当时我家大人正巧路经那里,偶遇了夫人。大人说,那日纯属忙中偷闲散心而已,巧遇此事乃是上天的授意。”
祁姬想起三年前确实在宫外遇到过一位奄奄一息的乞丐,那人临街而卧疑似身染疫患,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其他的乞丐都避而远之。她不忍袖手旁观,于路边为其诊脉开方,又命下人将其安顿了,抓药以治其患。
“当时并未见有官家模样的人在侧。”祁姬回忆着那时的情景,喃喃道。声音虽小但青年听得真切,说道:“那天大人乃是微服,当时臣下也在,正陪同大人身旁,许是夫人太过专注于那个乞丐的病患,所以并未发觉我二人。”
“还有一事相告,”青年看一眼祁姬又道:“夫人出宫所携之物,臣下暂为保管,它日我家大人定会替夫人交还给它的主人......冒犯了。”
祁姬听的云里雾里,还想问什么,那青年却一施礼告辞而去了。
祁姬百思不得其解,会如此关注自己顾念衡儿,而且能够劝动皇后娘娘的人可能会是谁?
正思考着,马凳从外面急急跑了进来,“夫人,小的身上的那块玉不见了。”
祁姬知他说的乃是韶娘娘托付之物,不由的一惊,恍然自语道:“那青年说的暂为保管之物,原来是它。”
祁姬无论如何想不明白,如此是为何意。
于是对马凳说道:“韶娘娘已经着人将那东西取了回去。”
马凳不解,“夫人在......在说什么,怎么......可能?”
“今后不必再记得那东西。”祁姬对马凳道:“只当此事不曾有过便是。”
“诺。”马凳虽然疑惑,但见夫人这样讲了,便也不再争辩。
................
在观里比起在皇宫,日子似乎过得更快,采芑与马凳每日里带着衡儿玩耍,快乐无比。
而祁姬则日夜泡在经楼。这里真可谓是天下书典无所不有,不只佛经如海,就是四书五经史册太学也是应有尽有。
大半的典籍被她粗略的审过一遍,分拣出来命人移入书房。
冬天终于过去,春暖花开的时节,祁姬备好一把小小的戒尺,宣告衡儿愉快的日子暂停。
采芑马凳成了衡儿的伴读。
祁姬将自己的教习计划告知给三人时,除了衡儿没能意识到枯燥的日子将至,依旧满面天真的笑容,采芑马凳皆苦了脸闷闷不乐。
但是,因为一个非常大的喜事来临,让祁姬的计划拖迟了下来。
四月快到的这一天,海棠花开的特别灿烂。
书房内,祁姬正欲开始训诫她的学生,突然一个小尼走了进来,禀道:“夫人,京师禅院的灵玉师傅要见您。”
祁姬并未多想,只当禅院新来的人拜见而已,回了小尼,“就过去。”又将一册自编的识字简书递给采芑,吩咐了先教习衡儿与马凳,待自己回来。
出来书房,还未走出庭院,远远的就见一位带发女尼站在门外,神情焦急地望向院内,脸上似乎还带着哭容。
那女尼是谁,祁姬莫名其妙的突然就觉内心有些紧张起来。
当祁姬快走至院门时,女尼已经按捺不住,泪水奔涌而出,箭步冲了过来。
法衣束发,女尼的装扮让祁姬根本想象不出她可能会与自己相识,但见她看到自己后情感无法自制的激动神情,倒让祁姬甚是不解。
女尼冲来之前,祁姬仔细地看向她的面容。待看清后,她几乎呆住了,泪水更是决堤般涌出。
下一刻,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采莪,采莪,是你吗,是你吗。”祁姬哭着说道。
采莪泣不成声,不停地点头。
与采芑相见,又是一番激动难耐,抱头流涕。就连马凳也跟着怅然不止,但内心甚是高兴。
衡儿认了采莪姨母,自此他便有了采莪采芑两位姨母,采莪见到衡儿自也是疼爱不已。
患难姐妹重聚,祁姬哪里还有心思落实她的教书计划,在得知采莪奉师命,今后将于惠安寺修行的消息后,真是欢喜无比。
她们三姐妹要好好的叙叙别离之情,好好的欢庆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