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吴王恪生辰
随人的通报,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身旁跟着一个长着一双桃花眼的美艳少年,后面几个仆从抬着两箱贺礼。
承乾是长孙皇后长子,八岁时就被册封为皇太子,今年十九岁。他生得相貌堂堂,体格匀称,行为举止沉稳老练,举手投足间颇有帝王风范和气度,不怒自威,不愧是唐皇精心培养了多年的继承人。
玄盈与这位皇长兄相处的时日不多,看到他的时候也有些紧张和畏惧,而他那位少年倒是没什么架子。
众人忙纷纷向他行礼,那少年也向人行礼。李恪向那位少年笑道:“襄阳郡公今日也来了。”
玄盈抬头看那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左右,身形瘦俏,皮肤白皙,五官生得柔和,线条干净,嘴唇较薄,褐瞳微转流动着,脸型稍小。一双丹凤桃花眼细长而勾人。眉毛浓密,眉梢眼角俱是一段风情。乌发由白玉冠束得整齐。他还有着一把年轻鲜嫩的好皮肤。单看容貌就已经是谪仙一般的俊俏人物,只觉得是从画像上走出来的。
虽然已经是秋末了,但他的手上还拿着一把折扇。
正是仙去的莱国公杜如晦的嫡次子杜荷,封襄阳郡公,表字明尧。
玄盈看到他时不由得怔住了,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李恪,觉得二人容貌很是相像。但细细观之,他们气质不同。杜明尧面相风流俊俏,一身锦衣华服,是外放型的张扬高调。而李恪年长几岁,沉稳内敛,暗藏锋芒。
杜明尧向众人行了礼,当他看到玄盈时,睫毛快速地眨了眨,目光中似有好奇之意。
承乾笑道:“是,前几日听九弟说薛郎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射箭。正巧明尧也略通一二,想和薛郎比试一番。”
薛长风听到自己被太子殿下点名,又能与襄阳郡公比试,便从人群走出来,拱手道:“多谢郡公抬举。”
杜明尧将目光转向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目光似乎不怀好意。他收起折扇,嘴角勾出笑意,道:“那我们开始吧。”声音也是轻扬悦耳的。
玄盈注视着杜明尧的一举一动,早听闻这位名扬京城的风流俏郎君曾被薛长风的父亲多次弹劾过,没想到他竟还主动要与薛长风比试箭法,这打的是什么主意?
杜明尧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朝她看过来,从容地行了个礼,眼神含笑,眼尾细长,一双桃花眼很有灵气。
玄盈被他注视得有些紧张,开口道:“你认识我?”
杜明尧展开一个笑容,露出洁白干净的牙齿和脸颊边的一对小酒窝:“太极宫里像您这个年纪的,又与这几位王爷如此亲近的公主,就只有城阳公主了。”
玄盈发现杜明尧抿唇的时候脸色较为严肃,气质阴冷,不好接近。但是笑起来时眉宇疏朗,足有开朗明媚的少年风范,惊艳动人,真是好皮囊。
蕙仙拉过玄盈问她:“杜公受封国公,怎么他的儿子是郡公?”
“杜公去世后长子袭了国公爵,阿爷又另外赐了恩典,封次子杜荷为襄阳郡公,也是感念杜公生前功劳。其实我听三郎说,杜公那长子并不出色,不过是占了个先。阿爷还是更看重这位郡公。”玄盈解释。
李恪在旁笑道:“杜公是圣人亲口夸赞的才推栋梁,经纶霸图。他老人家在世时,他和长孙司空还有房相三人,是阿爷最信赖的股肱之臣。杜公去世后,圣人痛哭不止,整整三日不能理政,追封他为莱国公。
明尧也因此深受皇恩,六岁时就被恩封为尚奉乘御,七岁时又被封为襄阳郡公。眼下杜公虽没,但是莱国公府恩宠尚在,明尧小小年纪又得了当朝太子的看重,前途无量呢。”
玄盈问:“听三郎称呼,你认识襄阳郡公?”
“往年宴会上总能看见,算是点头之交吧。”
玄盈看着远处比赛射箭的两人问道:“三郎,你说薛郎能赢吗?”
“若长风和别的世家郎君比试,多半能打个平手。但遇上明尧,应该是明尧技高一筹。他打小习武,天资又高,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里还没谁比他好呢。”
正如李恪所言,薛长风毫无悬念地败了。他败了也不气恼,脸色露出敬佩之意,大大方方地回礼。只是二人之间火药味似乎很浓。
杜明尧回到承乾身边,承乾露出满意的神情,明尧得意地笑了笑,尽显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玄盈向薛长风道:“没事,你多练练,将来总有胜过他的时候。”
薛长风笑道:“多谢公主安慰。其实臣本就知道臣比不过郡公。今天能与他比试一番,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雉奴也安慰他道:“明尧是我皇长兄的亲信。你今天要是赢了,皇长兄面子可就挂不住了。多亏你没赢呢。”
玄盈问:“皇长兄为什么和郡公走得近啊?”
李恪在旁道:“当年杜公病重时,阿爷让皇长兄去看望过,他和明尧原是有渊源的。”
其实玄盈并不知道,薛长风和杜明尧是旧识,更是同门师兄弟。
薛长风和她一样,自幼丧母。而他作为独生子,没有别的兄弟姊妹。因此他从小就学会了一个人玩耍,学会了左手和右手下棋,他独自在家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因为他父辈和祖辈都是武官,大概是顺应子承父业的传统,他也自幼习武。
因为他父亲精通武学,因此薛长风由父亲亲自教导的,没有拜别人为师父。而襄阳郡公听闻卫尉卿在教儿子学习箭法马术后,就也递了拜帖,想让卫尉卿指导他一二。于是长风和明尧就变成了师兄弟。
明尧远不如他勤奋刻苦,但是资质真的是百年来世所罕见的卓越,一点就透,加上记忆力极好,因此无论是箭法还是马术,样样都在薛长风之上。年幼的薛长风是不甘心的,却又阻挡不住他的锋芒。
长风一直把他当作假想敌,但是心里也尊敬这个生来就获得一切的天之骄子。
那时候在他心里,最崇拜的就是大唐帝国最尊贵最高高在上的储君,李承乾。
皇太子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瞩目,他的天资聪颖,纯孝宽容,无一不彰显着他是帝国冉冉升起的骄阳,是万里山河明日的新君,是他未来会辅佐的英明皇帝。
贞观初年,从长安到各个地方的名门贵胄,世家郎君,有多少人都曾仰慕过太子承乾的灼灼风采呢。
然而变故发生在薛长风九岁那一年。一个很正常的夏日夜晚,他和父亲用完晚膳后在庭院中纳凉,父亲突然屏退了身边所有服侍的人,然后低声和他说,他发现了皇太子犯罪的证据。
他瞬间大脑中一片空白,从那一瞬间起,一个高大威武近似神明的完美到虚幻的形象,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次日,他在狩猎场上被比他只大一岁的杜明尧所射伤,箭渗入肌肤,左胳膊鲜血直流。他感觉到钻心般的疼痛,而当时周围的人谁都不敢站在他这一边为他讨公道。
年幼的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看向另外一个孩子,他以为这个骄傲尊贵的师弟会露出惊讶愧疚自责的神情,然而丝毫没有。
对面那个锦衣华服的小郡公仅仅露出一个恶意戏谑的诡异笑容。
他是故意的?!
这个念头彻底令薛长风从头到脚感到冰冷和残酷。
杜明尧闲庭漫步地走过来,瞥了他一眼,懒洋洋地向身边人道:“还不赶紧去请狩猎场上专门伺候的大夫过来?”
他的左右得到他的命令,才敢赶过去找大夫。
薛长风甩开身边的护卫,厉声质问:“为什么伤我?我和你有什么仇?”他尊敬的师弟,故意射了他一箭。真实的痛感令他浑身发抖。
杜明尧依旧保持着戏谑的笑容,随意招手吩咐人抬他下去养伤,选择对他愤恨的眼神视而不见。
却在转身时,悄悄握紧了手上的弓和箭。
薛怀昱自以为做事滴水不漏,却根本瞒不过这位心智近似妖的郡公。杜明尧几乎在他掌握证据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他的把柄,然后作为表忠心的证据,呈给了他的主子,东宫太子。
尽管杜明尧也非常欣赏这个桀骜不服输的师兄,然而在主君面前,在未来的大权面前,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舍弃薛家。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承乾竟然想派杀手去除掉薛怀昱父子,以绝后患。
或许是出于因师门情谊而产生的不忍,又可能是不想承乾做得太绝自断后路,他提出另外一个方案。
“臣自请给薛长风一个沾血的警告,薛怀昱必然知道好歹,不会轻举妄动。而若是您直接杀了他们,难保他们不在这之前就将证据转交给他人,到时候他们死了,反倒坏事。”杜明尧向承乾道。
承乾看重这个少年军师,因此再三斟酌后,还是答应了。
所以就有了后来射箭场上的那一幕。
他不能伪装成误伤,因为这是承乾要求的,承乾要他公开和薛长风划清界限并且为敌,只有亲眼见到明尧损失的利益,承乾才能更信任他。也能让薛氏看清楚他们眼下的处境。
杜明尧从小父母双亡,唯一的兄长又忌惮他的优秀,从不与他亲近。从而养成了他外表风流洒脱内里却凉薄自私的特性。明尧早早地就当了承乾的伴读,后来又成为他的心腹。
这些事情都是后来玄盈才知道的,然而另有一些她却是到了明尧生死存亡之际才知道。
事实上,在他的一生中,他所效忠的唯有承乾一人。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身为大唐郡公,受凉薄的亲情的影响,他的灵魂和精神都与众不同,他甚至对唐皇都是淡淡的,却全心全意地对待承乾。
一个臣属,对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都不曾忠诚,却对统治者选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效忠到底,这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或许是权力和野心在他心中埋下了根,又或者他是纯粹的叛逆者,颠覆者,心中怀揣宏图霸业,渴望新君临朝,好让他施展抱负,而不是处处被长孙无忌压着。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回到现在,玄盈因为长风输掉比赛,又安慰了他几句,转眼就到了午膳时分。